当前位置: 您当前的位置 : 龙湾检察院  ->  队伍建设  -> 正文队伍建设
周锦泽:助迷途少年“重启人生”
分享到:
发布时间:2024年11月06日来源:

   “我在这家公司里工作得很顺利,再也不愁温饱问题了。”时隔数月,周锦泽再见小明(化名),他已一扫颓态,呈现出的活力与初见时判若两人。从叛逆休学走上违法犯罪,再到找到工作重返社会,周锦泽见证了迷途少年的回归路,也更加感受到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现实意义。

   2022年11月至12月,年仅17岁的小明先后三次来到某小区的快递驿站窃取装有自热锅、牛肉丸等食品的快递包裹,2022年12月7日,公安机关以小明涉嫌盗窃罪移送审查起诉。一件看似简单的案件,对未成年人来说可能是“天大”的事。秉持着“小案不小办,小案不小看”理念,周锦泽开始认真查阅卷宗,与公安机关核实情况,了解到小明孤身一人到温州找工作,因为年纪小找不到工作,没有收入的小明为了充饥才被迫盗取他人食物。
   同情小明之余,周锦泽也认真思考这个问题,未成年人在错误的阶段步入社会,衣食无着的情况下为谋生而触碰法律红线,虽然有错,但真的需要以刑罚惩治吗?为此,龙湾区检察院召开了不公开听证会,就该案的相关情况听取各方意见,大家一致认为小明尚未成年,非刑罚处置更有利于其今后的成长。最终,龙湾区检察院认为小明情节显著轻微,危害不大,不认为是犯罪,作出不起诉决定。
   案结了事情却还未了,小明的监护人去哪里了?他今后该何去何从?这些问题亟待解决。
   周锦泽为小明制定了个性化帮教计划。沟通中,小明回忆起自己的童年,父亲酗酒家暴,导致母亲离家出走,是爷爷奶奶将其带大。虽然童年时期父亲未给予自己太多父爱,但听说父亲在温州务工,小明还是从老家来到了温州。从小明的倾诉中,周锦泽感受到他冷漠伪装下对亲情的渴望。
   通过多番寻找,周锦泽终于联系上了小明的父亲,“孩子这些年过得不好,你是有责任的”,周锦泽直言不讳。

   “我对不起小孩,但父亲怎么会不要自己的孩子呢”,在家庭教育指导后,小明的父亲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,主动联系小明,父子间有了正向的沟通,双方逐渐解开了心结。

   “叔叔,我就是因为找不到工作才做错事,可现在找工作太难了,你能不能帮帮我?”在后续跟踪帮扶中,小明多次向检察官提及很想找份工作自食其力,但年龄小成了他就业的障碍。

   检察机关没有这方面的职能,于是周锦泽开始寻求外单位的协助。在了解到区人社局有就业培训课程后,周锦泽鼓励小明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汽车维修培训课程,课程结束后,人社局联系企业提供了实习岗位,促成小明顺利就业。

   回顾从事未检工作以来办理的案件,像小明这种情况并不少见,辖区内流动、困境、失业失管未成年人还有很多,因收入不稳定,容易误入歧途。如何从根源上解决这个问题?

   为此,龙湾区检察院多次召开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专题会议,最终与民政、人社等8个部门联合制定《涉未流动人口就业帮扶协作机制》,创建信息共享平台,打造就业帮扶基地,对已满16周岁、完成义务教育后确无继续就学意愿、有就业需求的未成年人,实时将信息推送至人社部门,由人社部门开展职业规划教育、岗位技能培训,再对接辖区的爱心企业、公益组织落实就业。

   令人欣喜的是,该机制实施后,辖区内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数量明显下降,该项工作目前已被列入2024年平安温州建设任务清单。
   再薄的卷宗都是人间故事,再小的案件都有世事常情,未检办案从来不只是治罪,而要深挖案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,扎实做好治理的“后半篇文章”。“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涉未成年人案件,以检察综合履职促多方合力,引导更多迷途的孩子重回人生正轨,重新扬帆起航,是我们的职责所在。”周锦泽说道。
地址:温州市龙湾区永中街道永宁西路516号 | 值班电话:(0577) 86387037
版权:归温州市龙湾区人民检察院所有  备案号:京ICP备10217144号-1 技术支持:温州网